9月4日,《中国航空物流枢纽发展指数2022》在第四届“空中丝绸之路”国际合作峰会向社会发布。《指数》显示,上海、北京、广州位列航空物流枢纽发展指数排名前三位置,反映了国内大型综合性机场在航空物流枢纽建设中具备较强优势。《指数》由中国城市临空经济研究中心、中国口岸协会、航空经济发展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和航空物流大数据发展创新实验室联合撰写。中国航空物流枢纽发展指数2022是在枢纽发展指数2020、2021基础上的滚动更新,是对《国家物流枢纽布局和建设规划》提出的23个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的航空物流枢纽力的综合评价。指数力求展现各航空物流枢纽的发展现状,便于人们对航空物流业发展进行综合诊断,助力航空物流成为高端产业链、高效供应链和创新价值链的重要载体和支撑。《指...
记者从今天(8月18日)举行的民航局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今年以来,我国航空货运保持了2021年以来的恢复态势。从主要生产指标看,货运航班量依然保持高位运行,特别是国际货运航班量同比实现正增长。今年1—7月份,全行业共保障货运航班(含“客改货”)16.3万班,其中国际货运航班11.7万班,同比增长1.8%。受国内疫情影响,上半年我国航空货物运输量呈V字形走势,近期已基本恢复正常。3月份开始,运输规模环比出现持续下滑,其中4月份运输规模下降至42万吨,环比和同比均出现下滑。随着交通物流的堵点被逐步打通,5月份运输规模环比重新恢复正增长,7月份,全行业共完成货邮运输量53.9万吨,环比4月份分别增长28.3%。从保障能力看,航空货运保障产业链供应链显著增强。面对今年以来疫情反复冲击和国际局...
进入7月,与气温同步升高的还有航空市场的热度。7月12日,来自民航局新闻发布会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航空运输生产扭转困难局面,总体呈现V形走势,航空货运恢复至较高水平,国际货运实现正增长。值得一提的是,5月~6月,民航业货邮运输量环比增速分别为17.0%和12.1%,其中国际航线环比增速分别为15.6%和2.5%。6月民航业货邮运输总体规模已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89.7%,国际航空货运规模较去年同期增长1.8%,民航国际货运市场需求仍处于较高水平。这其中,通关便利化水平的大幅提升,成为航空货运快速复苏的重要助力。2小时40分钟 城际航空物流一体化成功试水航空物流业对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深度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保障国际供应链稳定、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实现国家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日前,亚洲首个专业货运枢纽机场——湖北鄂州花湖机场正式投运。全面开启货运功能后,这座机场年货邮吞吐量可达245万吨,“1.5小时飞行圈”可覆盖全国90%的经济总量、80%的人口,有望实现货物“一日达全国、隔夜达全球”。这意味着,我国航空货运事业迈出了新的一步,将为物流业发展、畅通经济循环再添重要砝码。 在我国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相比铁路、公路、水运等其他方式,航空货运占比较小,但却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它速度快、效率高,在高附加值产品运输和远距离运输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像生物医药、精密仪器、鲜花、高端生鲜食品等产品,远距离运输都离不开航空货运,芯片行业的全球产业链更是几乎全靠航空货运。据统计,航空货运量约占全球贸易总量的1%,货值却占...
万众瞩目中,鄂州花湖机场首航。“顺丰牵手湖北,干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程志强评价。这不是简单“ 1”,而是“0”的破冰。这是一条全新赛道——花湖机场将改变长期以来“客机带货”的点对点模式,重塑中国航空物流网络;这是一个全新枢纽——从花湖机场出发,1.5小时可覆盖全国90%的经济总量和80%的人口。全国、全球的高新技术资源,将以更具性价比的方式高速流动。历史将会记住这一时刻:作为国家重大生产力布局,花湖机场担负着代表中国参与全球航空物流竞争的重任,它与武汉天河机场形成航空客货“双枢纽”,打通中国中部空中“出海口”,重塑中国航空物流版图。航空物流格局迎来“大洗牌”物流,直接关系到商品能否实现高速、快捷、低成本运输。在传统生产力布局中,很多大宗商品生产企业都设置在...
6 月 25 日消息,据央视新闻报道,从民航局了解到,到 2025 年,我们将初步建成安全、智慧、高效和绿色的航空物流体系。IT之家了解到,民航局运输司司长梁楠表示,这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航空物流的保障能力大幅提升;降本增效、效果显著;航空物流体系,要自主可控能力进一步的提升;航空物流对我们的高端制造业、跨境电商、寄递、快递、邮政等产业的服务能力,要进一步地提升。据介绍,目前我国航空物流发展规模稳步增长,2021 年货邮运输量 731.8 万吨。2022 年货运航空公司达到 12 家,航线网络逐步完善。